昨天,历时九个多月修建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七三一受害者家属、东北抗日联军老战士,以及社会各界代表赶来参加新馆开放仪式。昨天,记者采访到他们中的部分代表,倾听他们如何看待“七三一”这段黑暗历史,以及新馆开放的重大意义。
完整证据链记录日军对中国人民的迫害
抗联老战士 李敏 曾参加苏军对日寇发起的最后一战
李敏1924年出生,作为原东北抗日联军代表参加了昨天的活动。她曾是当年抗联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女兵之一,在苏联受训成为中国首批具备伞降能力的女特种兵,并参加了苏军对日寇发起的最后一战。1995年,俄罗斯政府授予她“朱可夫勋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章”。
“黑龙江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长达14年。”李敏说,东北抗日联军抗战期间,她的不少战友被抓走后直接送到了七三一部队,有些人是重要的情报传递员、领导干部,都被用于进行人体实验,还有很多平民百姓。
李敏说,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我们决不能忘记。10050件文物、650幅照片、让人胆战心惊的各种刑具……完整的证据链真实记录了当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迫害和摧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找到如此多的证据和资料意义重大,希望后人能记住这段历史。
“七三一”给家属造成的创伤终生无法抹平
受害者家属 张可伟 其父亲被“特别移送”到七三一部队杀害
今年76岁的张可伟老人,是七三一部队人体实验受害者家属。张可伟的父亲叫张慧忠,原名张维福,辽宁省灯塔县人。“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宣传,曾负责传递情报。1941年7月16日凌晨,张慧忠发报时被日本宪兵队逮捕,最后被日本宪兵“特别移送”到七三一部队杀害。
“我很荣幸能参加活动,希望以我个人的经历,还原真实的历史。”张可伟说,父亲张慧忠牺牲时他才2岁,直到他懂事之后,家里人才告诉他父亲被七三一部队残忍杀害的经过。在了解到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后,多年来他一直无法抹平心中的创伤,也认识了很多和他有相同遭遇的受害者家属,还有人因为日军遗留的细菌武器受到不同程度伤害,七三一部队灭绝人性的行为令他终生无法忘却。
张可伟说,在世界反法西斯历史中,欧洲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和中国七三一部队遗址,是目前世界上还原二战侵略者行径的最好证据,希望七三一遗址能够早日申报世界遗产成功。
中日关系要发展,必须先看历史再谈交流
日本学者 森正孝 日本有影响力的研究七三一部队专家之一
今年74岁的森正孝,1964年毕业于日本国立静冈大学经济学部,是日本较早关注并介入七三一部队研究的学者,也是日本有影响力的研究七三一部队专家之一。
1980年以来,他在中国、日本、美国、韩国、朝鲜等国家和地区调查七三一部队相关历史,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开放前,森正孝为新馆布展提供了许多资料。
他说,1985年至今,已记不清来过多少次七三一遗址,之前他当过历史老师,但日本的历史课本中从未提到过“七三一”,他也是看了一本名叫《恶魔的饱食》的书籍,才知道这段历史,然后想着要亲眼看看七三一遗址,随即开启了长达30年的研究之路。
森正孝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正式开放那一刻,他觉得非常激动,虽然此前多次来到这里,这次仍很受震动。七三一新馆不仅客观反映了事实,而且会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在他看来,中日关系要发展,必须先看历史、再谈交流。
馆内实物和证据是还原历史的最好方法
业内专家 周学良 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馆长
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位于辽宁省抚顺市,记录了日军“九一八”事变侵华滔天罪行的证据。1932年,一支辽东民众抗日自卫军途经平顶山村,烧毁了日军的仓库、工厂、派出所、事务所,又袭击了日军杨柏堡采炭所,处死了采炭所所长渡边宽一。日军拿抗日武装没办法,将3000多名男女老少逼到平顶山下,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1971年,当地政府在遗址地建起“平顶山殉难同胞遗骨馆”,后更名为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现任馆长为周学良。
周学良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和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都是能够反映侵华日军残忍暴行的纪念馆,七三一新馆的建成开放尤其具有历史意义。侵华日军在东北三省犯下了累累罪行,在平顶山村屠杀无辜百姓,在哈尔滨用活人做人体试验,种种罪行不可饶恕。
“新馆里有很多实物和证据,这是还原历史的最好方法。”周学良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采用很多现代化的展示手法,配以众多证物、档案、资料,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