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略扩张国策
日本为什么要实施细菌战,也就是说它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企图吞并朝鲜,侵占中国,独霸亚洲,称霸世界。日本国土面积小,缺乏战争所必须的各种资源,因此要研制出高效而又低成本的武器,那么,究竟什么是这样的武器呢?那就是细菌武器,为此,日本将细菌武器的研制和实施细菌战作为其侵略扩张的重要手段。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逐步占领了中国东北,随后又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这些为日本在中国准备和实施细菌战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日本细菌战体系
日本实施细菌战,不是某一个人所想,也不是某一支部队的独立行为,是日本自上而下、有预谋、有组织、有规模、成体系的集团犯罪,是国家犯罪。通过这一系列的敕令、指示和命令构成了日本细菌战反人类犯罪的基本证据,这些文件同日本细菌战的犯罪证据相互佐证,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日本细菌战部队的分布
1936年,按照天皇的敕令,日本在中国东北组建了哈尔滨七三一和长春一〇〇两支细菌战部队。随后又建立了北京一八五五、南京一六四四、广州八六〇四和新加坡九四二〇细菌战部队。同时,在各师团中建立了58支防疫给水部队。
至此,形成了以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南亚细菌战部队为基础,以各师团的防疫部队和卫生部队为补充的巨大的细菌战网络。
非军事单位参与细菌研究和实验
日本侵华期间,一部分非军事医疗单位也参加了细菌战研究。比如:伪满大陆科学院曾向长春一〇〇部队供应过菌苗,作为研究细菌战之用。伪满洲国医科大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等都协助过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研究和人体实验。日本九州大学曾使用美军战俘进行活体解剖实验。
日本准备细菌战
第一组 早期研究
日本细菌战研究由来已久。1916年,日本陆军军医学校在细菌学教学中,就讲授过如何进行细菌战。1918年,日本获悉俄国在进行细菌战研究情报后,就开始研制细菌武器。由于在限期内没有完成任务,负责人在“工作不力”、“浪费国家财力”等罪名下被逮捕法办,参与研究的40余名科学家也全部被降薪并调转其他工作。此后,细菌研究一度中断。
第二组 在日本建立研究基地
1930年以后,石井四郎在日本军内极力鼓吹细菌战。受到当时军内有影响的军事科学家小泉亲彦的关注和赞赏。1932年,在小泉亲彦的支持下,在日本东京陆军军医学院建立了细菌研究室,对外称“防疫研究室”,由石井四郎领导,开始研究细菌武器。
第三组 在中国哈尔滨和五常建立实验基地
1932年,日本全部占领中国东北,这为石井四郎的细菌战研究提供了理想而广阔的地域选择。当时,霍乱、伤寒、炭疽等各种传染病菌的研究急需用活人做实验,石井四郎向上级提出把细菌研究中心转移到中国东北地区。理由有三:一、便于得到大量的的活体实验材料,充分满足实验的需要;二、细菌实验有着很大的风险性,一旦发生不可控制的细菌传染,可以将这种风险转嫁给当地;三、便于日军在对华、对苏战争实施细菌战。
一、石井四郎的等人到中国东北选址
1932年8月,石井四郎一行人通过对东北实地考察后,最后决定将细菌研究中心设在哈尔滨。
二、建立细菌研究基地
1933年,日军大本营批准了石井四郎在哈尔滨建立细菌研究基地的报告。8月,在哈尔滨南岗区宣化街和文庙街的中间地带建立细菌研究所,化名“加茂部队”、“石井部队”,对外称“关东军防疫班”。其附属细菌实验场设在距哈尔滨南约70公里的背荫河镇。
三、建立背荫河细菌研究基地
1933年春,石井部队在背荫河强征劳工、建房筑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兵营”就已建成。因有个叫中马的大尉管理这个“兵营”,人们就称它为“中马城”。
“中马城”的种种异常令人费解。夜深时,人们经常听到从“中马城”中传出来的微弱的惨叫声。夜幕下,村民们常常看到一辆辆从哈尔滨方向开来的捂得严严实实的大汽车。“中马城”里的大烟囱不停地冒着浓烟,散发着一股焦臭味儿。
四、人体实验
“中马城”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呢?
从1933年“中马城”建成起,石井部队便开始进行有规模的人体实验。“中马城”内的“东满大狱”关押着许多所谓的“犯人”,每天都有人被用于细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补充人员。
据关东军副参谋长远藤三郎的日记记载,他在背荫河细菌实验场视察时,曾亲眼目睹了石井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的情况。
五、越狱
石井部队在进行人体实验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起越狱事件。
王子扬是抗联战士,进哈尔滨侦查时被日本人圈街抓到背阴河实验场。他探知了日军在这里进行人体实验的实情。
一天夜里,王子扬利用“中马城”停电的机会,带领难友越狱,并向监狱外逃去,可监狱外高墙耸立,电网拦路,于是王子扬迅速指挥大家搭起人梯,扒开电网,逾墙而过。与王子扬同时入狱的老李一直帮着众人翻墙,最后剩下他一个人,终因体力不支而牺牲。
老李本是可以先翻墙而过的,可他却选择了帮助别人,牺牲自己。
六、背荫河细菌实验基地暴露
越狱事件发生后,石井四郎坐立不安,他感到“中马城”的秘密已经暴露。
第四组 细菌研究基地移至平房
经日本军部批准,石井四郎决定将已暴露的细菌实验基地转移至哈尔滨的平房地区。1935年初,派人在平房地区圈占土地并测量。1936年开始营建,1938年主体建筑基本完工。1938年6月30日,为保守七三一部队的秘密,日本关东军司令部颁布第1539号命令,将平房120平方公里划定为特别军事区域。七三一部队陆续移至这里,从这一天开始,平房地区就成为了一座骇人听闻的食人魔窟。
这就是当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颁布的1539号命令。
居住证明书。在七三一部队“特别军事区”内,年满16周岁的居民,都有一个这样的《居住证明书》,以防止外人在“特别军事区”活动,一旦发现没有这样证件的人在“特区”内,一律按“政治嫌疑犯”论处。
匣床:惩罚劳工的刑具
劳工袖标:劳工在七三一部队从事不同工种的劳动戴不同样式的袖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