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0时,新阳路18中天桥上向安升街望去,没有鞭炮污染,道路干净整洁。
少了一分喧嚣,多了一分宁静;少了一分呛鼻,多了一分干净;少了一分危险,多了一分安全。鞭炮“禁燃令”后的第一个春节,抬头望着满眼的春节蓝,你有没有感受到“除旧迎新”的幸福?在这一次对整座城市的鞭炮“禁燃”大考中,哈尔滨交出了完美成绩单。2019年春节,冰城四环内烟花爆竹接近“零燃放”!市区禁燃区域内未发生因燃放鞭炮引发的火灾事故!市区各网点监测到的AQI(空气质量指数)数值均低于100,空气质量好于去年同期。
高效立法
打响冰城蓝天保卫战
烟花爆竹升空,PM2.5浓度瞬间飙升5—7倍;1吨烟花爆竹=300公斤灰霾;而烟花爆竹伤人、引发火灾的事故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在全国600余座城市中,通过地方立法形式实施严格“禁放”政策的城市有440余个,占比近七成。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观念的转变,哈尔滨市民对控制燃放烟花爆竹、改善空气质量的呼声也日趋强烈。抬眼可见“冰城蓝”、环顾可享“生态绿”,已是所有百姓的期盼。
为应民声,2018年5月,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追加《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为2018年正式立法项目。经过反复调研和征求意见,《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正式出台,宣告自2018年12月1日起,冰城正式重返禁燃城市行列,哈尔滨的蓝天保卫战正式打响。
强力执行
使出“禁燃”组合拳
法规已出,能否真正“禁住”是一次对城市的考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禁放”工作,市政府办公厅下发贯彻落实《决定》的工作方案,公安、安监、市场、城管等部门迅速启动宣传引导、教育处罚工作。全市展开拉网式排查,在四环路以内等区域实行全时段禁止燃放、销售、储存、流通烟花爆竹,做到零燃放响声、零安全隐患、零安全事故。市安委在禁放区域设立821个回收点位,引导市民主动上交未燃放的烟花爆竹;市公安局对各类出租屋、车库、库房、禁放区内原烟花爆竹常年零售点等场所全面排查,并与安监、城管、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开展联合执法,对早夜市、集贸市场、路边摊、进出城交通要道等开展联合检查排查;市民政局在婚姻登记机关向办证新人发出“喜事新办,禁燃烟花爆竹”的倡导;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生发起“不燃放烟花爆竹倡议书”,让“禁燃”教育进课堂,进入千家万户……
据警方统计,自2018年12月1日禁放决定实行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检查各类库房23600余个,查处非法销售7起、非法运输1起,端掉非法储存窝点18个,行政拘留29人,查处非法燃放6起并罚款3000元,全市共收缴非法烟花爆竹1697箱。
少了喧嚣
市民“寻回”过年真味
民心所向,自然会有全民参与。面对“最严禁燃令”,哈尔滨市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文明的春节“打开方式”,也让人们对年味感悟得到了真正的回归。
自“禁燃令”正式实施后,市民对鞭炮禁燃的支持日益高涨。去年12月12日,市民举报道外区南二十道街和南新街交口饭店前有人违规燃放鞭炮,道外公安分局崇俭派出所民警锁定燃放者后发出了首张“禁燃罚单”,该男子被处500元罚款。有人举报违规者,有人主动上交家中鞭炮。1月16日,家住沿江社区的王先生就将存在家中的鞭炮上交到社区。和王先生一样,主动上交往年烟花爆竹“存货”的市民多达近百名。还有更多的市民加入到了宣传禁燃的行列,成为了一位位禁燃志愿者。
满街的鞭炮屑没了,往年与炮屑硝烟“战斗”的环卫工人笑了。据市城管局统计,春节期间,全市日清运垃圾近2500吨,从除夕至初六,全市垃圾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近2500吨。消防部门表示,春节期间市区禁燃区域内未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事故。各大医院也反馈春节期间只收治了零星几例禁燃区域外燃放烟花爆竹受伤的病患。
少了爆竹声声,人们终于静下心来欣赏火树银花的华灯美景,去品味银装素裹的冰雪乐游,去感受团圆和睦的节日喜庆。旧俗和新年交会之间,哈尔滨正塑造着自己崭新的春节文化。孩子带父母进影院享受团聚的多了;一家人泡汤泉领父母尝鲜的多了;十几口去照相馆拍全家福留住时光的多了;拍全家团聚视频传上网晒幸福的多了……烟花冷了,人心更暖了,哈尔滨人正体味着喧嚣背后的新年真味。